互聯網發達, 沒有淘汰這些肥皂劇, 反而將熱潮推至沸點, 除了香港本地觀眾, 海外觀眾透過BT download 也可緊追每集內容。我在三藩市認識的幾位年青人, 他們便是從網上download劇集, 閒時圍在一起欣賞。看TVB網頁的觀眾留言, 知道全球海外的華人也在追這劇, 凝聚非同小可的力量。
朋友告知<溏心風暴> 裡的幾位主角都有個人的Blog, 寫手聽說是無線的編劇們。看了大契blog, 明明她是虛構人物, 卻走出了公仔箱, 仿似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和大家閒話家常。這個blog的構思十分聰明, 讓觀眾更加投入劇集。五月十五日的那一篇, 大契教煮黃金蝦, 生活化得很, 還以化療病人的身份道出: 吃什麼也沒味道。人物以假作真, 以換取觀眾的痴心, 原來行得通 。
<溏心>我還沒有機會欣賞, 但觀察這些現象也很有趣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